买球app哪个好

图片
首页/ 专题专栏 / 渭南两会 / 2024年 / 报告解读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奋进2024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锐意进取 勇毅前行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

来源:渭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2-28 09:07

记者 杨欣 李众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聚焦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持续推动“八大工程”走深走实,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渭南新篇章。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5.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4.5%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6.5%

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粮食产量250万吨以上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力争“十四五”累计降低11%左右

今年重点工作(部分)

科技创新为引领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新突破

建好创新载体。加快生物疫苗产业化基地等54个创新项目建设,打造秦创原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确保20户科创企业落户渭南,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社会研发投入1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7%以上。

集聚创新要素。发展科技经纪人队伍50人,引进科技创新人才30名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家、瞪羚企业5家。

优化创新生态。开展百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纳入省级重点产品开发计划30个,认定省级工业精品5项以上,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亿元以上。

项目建设为支撑 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得到新提升

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每个县市区年内至少引进1个10—3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工业先行的县市区要主动担当,力争落户3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力促日丰新材智能制造等223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美恩科技等190个项目建成投用,418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超过610亿元。确保3月底前市级重点项目市域内手续全部办结。

激活项目策划“动力源”。全年谋划重大项目360个、总投资3000亿元。

工业倍增为抓手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激发新动能

紧抓转型提质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8%以上。开展陕化尿素提升改造等36个技改项目,力争中化蓝天等15个技改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新增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申报建设用地1万亩以上,园区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推动渭南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支持临渭区、华州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和省级经开区。

紧抓链条强支撑。聚焦15条重点工业产业链,落实“链长制”责任,确保年内每条产业链落户配套企业1个以上。确保新能源产业链产值突破160亿元,钢铁及金属制品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

紧抓龙头促带动。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户。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户,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达到130户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加快石羊农科、木王科技上市步伐,储备省级上市后备企业30家以上。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以上,建成5G基站800个。

乡村振兴为驱动 在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上开创新局面

全力确保粮食安全。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改造盐碱地46.2万亩,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新增补充耕地8000亩以上。持续推进农田排水(碱)恢复保护,清淤干沟33.9公里,整修渠道500公里以上。力争中粮粮谷建成运行,粮食加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聚力推进有效衔接。把衔接资金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新增年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村30个。深化东西部协作,抓好60个协作项目建设,真正让帮扶政策惠及于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新增果业品种换优4万亩。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生猪出栏200万头,肉蛋奶产量稳定在85万吨以上。建成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5个,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1个,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建设农业数字产业园5个以上。支持澄城县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年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120家,新增国家示范社10家。

着力建设和美乡村。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100个。完成农村改厕3.9万座,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自然村达到95%。实施村庄建设行动,编制村庄规划324个。强化乡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让文明乡风浸润和美乡村。

文旅融合为纽带 在扩大有效需求上塑造新优势

加速文旅融合升级。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30亿元。推进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渭南段建设,支持司马迁祠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华阴市创建省级文旅融合示范区、临渭区打造沋河夜经济集聚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进桥陵遗址公园和刘家洼遗址博物馆建设。

推动商贸服务提质。创建国家级县域商业体系行动县1个,提升改造县级商业综合体2个、镇级商贸中心10个,新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个。开展电商跃升发展行动,网络交易额增长10%以上。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00户以上。

促进消费市场繁荣。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深化“陕菜之都”品牌建设,新增中华老字号1户、陕西老字号3户,打造精品非遗产品10项以上。

优化布局为重点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深化西渭融合发展。推动富咸机场铁路、西安都市圈环线北段等项目建设,力争“四纵五横”综合运输通道与关中交通网络无缝连接。推进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发展,力促煤矿智能化控制系统等17个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增长25%以上。

优化城市功能品质。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实施151个城建项目,确保六泉公园等14个项目建成投用。改造老旧小区70个,新增停车位1500个,新建街头绿地广场5个。

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坚持一县一策,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首位产业和2个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创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1个。推动连霍高速渭南城区过境段市政化改造,确保108国道蒲城段公路、临猗黄河大桥项目建成通车。

改革开放为引擎 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清理规范各类服务中介、行业协会涉企收费,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纵深推进各类改革。加大平台公司资产整合力度,力争市属国企资产规模突破900亿元。推动“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组织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推动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开展对外农技人员培训,坚决落实好中国—中亚西安峰会任务,构建开放融合新格局。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国际性展会,探索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助力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强化外贸综合平台和外向型企业招引,进出口总值亿元以上外贸企业达到5户,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

绿色发展为基础 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赢得新胜绩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254天。靶向推进治土清废,工业固废利用处置率达到90%以上。实施水资源管理提质行动,做好城市供水厂水质检测,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一断一策”确保国考断面稳定达标。

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开展秦岭整体规划修编,完成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2100亩。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0%以上。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一树一策”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完成营造林35万亩。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推动新能源基地建设,新能源装机达到600万千瓦,生产绿电70亿千瓦时。实施能耗“双控”攻坚行动,削减电煤消费50万吨以上。创建省级绿色工厂30户以上。

民生需求为导向 在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上跃上新台阶

多渠道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新增“渭字号”劳务品牌10个、中省劳务品牌2个以上。实施创业扶持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亿元。

多层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探索银发经济发展新路径,建成市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加强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守好人民“看病钱”“救命钱”。落实生育、养育配套支持措施,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一老一小”困难群众探访关爱服务。实施扶残助学圆梦工程,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2000人,康复救助残疾儿童500人。

多举措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深化“三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实施高职“双高计划”和中职“双优计划”。支持渭南师范学院高质量发展,每年培养定向师范生50名。深化健康渭南建设,确保市人民医院竣工投用,市公共卫生中心主体建成,市第六医院完成投资的80%,新招聘基层卫生健康人才180名。打造文化惠民品牌,创设社区书屋等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创建国家级关中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做好省十八运会筹备,加快23个涉赛场馆改造建设。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力争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安全稳定为保障 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上取得新进展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狠抓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做好防汛抗旱和极端天气应对,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深化在建商品房风险隐患排查管控,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加快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全省信访工作“四无”镇(街)10个以上。平安渭南建设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

要筑牢忠诚之魂,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想事有政治站位、谋事有政治立场、干事有政治考量、成事有政治效果。

要强化履职之责,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强化审计自我监督。以专业的素养、专注的精神、专长的业务,在高质量发展竞技场上展身手、见成效。

要淬炼担当之能,始终躬身实干、笃行不怠,对标先进、拉高标杆,创亮点、出特色,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大事、关键小事。

要永葆清正之风,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深化精文简会,整治数字留痕,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坚持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查新形象工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24年渭南要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完善城市功能,建成渭桥路上跨陇海铁路立交工程、渭河大街东段建设工程,打通“断头路”11条。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污水泵站扩容改造等项目7个,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二是补齐供水短板,实施农村人饮提标工程、农田高效灌溉工程,提升保障群众饮水25万人,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

三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实施危旧桥梁改造4座,建设公用充电桩2600个,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以上。

四是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开展家政、养老、育婴等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建成“家门口”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公益性零工市场县级全覆盖。

五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基础教育增量提质计划,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新增学位1.8万个,提升改善50所学校办学条件。

六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设立基层中医阁120个,新增托育机构2个、托位2000个,2家县级医疗机构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七是加大老年人关爱力度,实施“福地享老幸福365”行动,新建改造镇(街)养老服务中心30个,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6000户,开办老年助餐服务点50家以上。

八是优化物业服务,实施智慧化物业综合管理,全面推行“一费制”,打造示范样板小区10个。

九是丰富群众性体育活动,完成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建设,更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33个,组织精品赛事10项、品牌赛事10项。

十是增强公共文化供给,实施“四送六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戏曲下乡1000场、放映公益电影2.6万场、图书流动服务200场、全民艺术培训200场,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50处。